close

我們開始覺得,所謂的「好學生」,原來更會做「表面功夫」。
學者政治,是一群好學生們,自己在「腦子裡的施政」。
而施政的「表面功夫」也沒有別的,就是各種階段提出的「口號」,再加上每個季度算出的「數字」
好學生從不想聽你說了些什麼,他只是安靜禮貌的聽你說完;接著他要解釋給你聽,他所熟悉的所謂「施政成績」等於「數字統計」。
眼前有關台灣的一切數字,他們覺得都只是「掉了一點」「漲了一點」而已,只要等一陣子「自然就會好了」吧!

我們開始覺得,包括馬英九、郝龍斌、胡志強這些「選舉連任」的政治人物,好像已經「別無所求」了。
自己八年的青春「對得起人民了」,他們會這麼想!而既然對「選票」已經別無所求,也就不會那麼渴切或憂慮的,在意市井人們逐漸陷入愁雲的生活真相。
他們只讀到了經濟部提供油電漲價後帶來物價通膨數字的百分比,卻從不理解一家小麵店成本漲了兩成、客人少了三成有多嚴重。
「應該對台灣未來充滿信心」的口號,完整合理的包裹住他們的「自我感覺良好」。

我們開始覺得,無論藍綠誰來執政或許都是一樣無能,差別只在於「貪腐而無能」與「不貪而無能」
五年多至今,我們的感覺是:政府並沒有真正完成改造、公務員效率考核並沒有真正落實、司法正義破漏並沒有真正改善、教育方針偏離並沒有具體修正、政策規劃並沒有跳脫繼續赤字,包括兩岸交流也只有虛名進展並沒有實質掙錢...。
我們如此深切感覺著身旁親友失業年輕人與中年人越來越多,而他們每月「失業率」公布後就只有聳聳肩無奈苦笑。
他們感覺著「免美簽」是多麼了不起,我們感覺是還不錯啦,但那又對找工作及2.2K的薪水有何關係?

我們開始覺得,眼前的政府從上到下、從中央到地方,完全說不出來有哪個政策宣布後「真正打動人心」。
我們感覺不到一種面對國際經貿危機的「戰鬥感」,也沒有一種上下嚴密督導的一種「執行感」,更看不到任何拼著日夜精進的「期限感」!
我們只感覺到,政府高官們忙碌而茫然,施政的目標紛亂不明確,施政就等於「開會與報告」「記者會與口號」。
尤其翻開台北市、高雄市的預算書,我們感覺那些明明是虛無意義只為「搏取名聲」的項目,尤其幾億幾十億的花在慶典與活動上,完全看不出花錢在城市建設的產業結構與政策佈局之後,我們其實要的是「打造一個能讓人們賺錢、好好過生活的城市」!
他們卻從不覺得,一切中央與地方縣市的規劃,都是要從「能讓民眾先賺錢、再過好生活」為起點!
從中央到地方,假「提升生活品質」的虛名進行的各種莫名其妙的建設項目之多,所有部會都只還是想著「先浮編預算讓立院去刪、年底花不完快找項目核銷」!
至今究竟有多少政策,是真正能讓「產業復甦擴大、消費市場活絡、薪資水平提高」且排在優先順序之前的?

我們開始覺得,政府官員的感覺裡,「沒有我們的感覺」。
否則他們就會警覺,民調之所以不滿意高、支持率低,實在因為從今年二月大選後至今,這個政府究竟具體做了些什麼,我們完全沒有感覺到!
政府內部像是充滿了「窮忙族」的思路!他們每天忙忙碌碌,但卻是他們越忙,我們越窮。於是我們開始慢慢感覺,這一切的關鍵是否在於「學者們一向只懂得研究問題,卻極少能解決問題」!
既然是「學者借調」,時間一到,拍拍屁股回學校。
而即使有無數的外界批評以及民調數字低迷的事實,由於沒有再次競選的選票壓力了,便不覺得「人們的覺得」有什麼好去遷就的了!

於是我們開始覺得,再這麼繼續下去,2016年人們會不會想要「投給蔡英文試試看」?
扣除最後一年藍綠大選對決前已經無法有重大施政,算算只剩「兩年不到的國民黨執政」,此刻表現還是一如過去,充滿了「新手上路」的感覺,要如何交出具體成績?
其實今年二月總統大選,若非蔡英文「兩岸立場模糊」,否則馬英九不見得真能順利勝選。
在台北市的郝龍斌,倘若繼續這麼瞎搞,台北市的「中間選民」會瞎了嗎?
在台中市的胡志強,難免施政進入疲乏,台中市的「些微險勝」能繼續嗎?
至於新北市在預算統籌分配的爭論中,綁手綁腳的朱立倫再怎麼「巧婦無米力炊」也必然將灰頭土臉!
當人們開始討厭馬政府裡面的那些「只研究、不解決問題的學者」、討厭那些只會「自我感覺良好、從不設施政期限壓力的官員」時,所有對於綠營的「忌諱想像」是否都將慢慢的逐漸被抹去?

最終我們已經開始確定,他們從來不會覺得「我們的覺得」有什麼關係、有何意義?
政壇上清廉不貪的「好學生們」自成決策小圈子,或許也正因為所謂「好學生」,就是一群從來對其他學生功課數字之外的一切競爭現實,毫無感覺的人!
是的,「好學生」看似誠懇的笑容裡,或許從來就是一種「不管別人死活」吧!
好學生們,一旦從未歷經現實壓力或生存絕境的一種生命印記,到死也無法體會基層庶民掙扎難受所為何來!「何不看數字?」是當代台灣政壇一種「何不時肉糜」的變形表現。
因為,所謂「不管別人死活」早已經被嚴肅的包裝在「尊重程序體制」的概念裡!「民意支持率低迷」也已經被轉化的解讀在「追求歷史定位」的價值中!至於「施政不滿意度高漲」則更是被堅持認定為「民眾對政府施政有所誤解」因此各部會要努力下鄉並宣傳......。
這是一種「好學生的權力傲慢」!你無法指責他有任何「道德瑕疵」,因為施政的成效充滿相對性、施政的感受則充滿絕對性!歷史已經站在他們那一邊,除非再度發生政黨輪替。
因此我們已經幾乎可以斷言,如今台灣產業與政治的發展路徑今後更驅「邊緣」,已經不會改變了!
他們從不覺得「人們的覺得」能怎樣?因為他們,正是我們當初,已經做出的選擇。

本文出自 健康醫藥 – 遠離慢性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min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