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外籍記者也許被侍候久了,稍感服務不周,便發出了哀鳴;據報導說,新聞局被裁併後,在華外籍記者就以「孤兒」自況,聲稱政府相關單位跟他們的互動就像是停擺了似的,沒人理會他們了。

他們說,以前新聞局每年都安排在華外籍記者聯誼會(TFCC)會員跟總統茶敘,現在不但沒有機會跟馬總統見面,就連行政院長陳沖上任迄今也沒跟他們聊聊。外籍記者就是俗稱的洋記者,不管東洋或西洋的記者,好像都比台灣本土記者吃得開。

據說,馬總統前往彭佳嶼宣示我國對釣魚台群島的主權,部分外國媒體是在台灣各媒體記者一大早搭海巡署和星艦出海後,才獲得外交部通知可以前往採訪。新聞局被裁併後,原來的國際新聞處官員已被納入新設的外交部國際傳播司,負責跟外國媒體打交道,而原來的國內新聞處人員則改編列入行政院發言人室,負責跟台灣媒體聯繫。

照道理說,國際傳播司與國際新聞處只是招牌不同而已,承辦業務的還是原來那群人,他們應該很熟悉怎麼跟洋記者打交道,不致招來任何抱怨,不過據透露,那件事在聯繫上的確有誤解,也可能有疏失,然而要說幹記者都得等別人通知才能做採訪,那也太說不過去了。

美國華府是全球政治與經濟新聞中心,據估計1988年每天大約有七千位記者在那兒工作,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各國派駐華府或臨時去作一些專題採訪的外籍記者;他們多半會先跟設在全國新聞大樓 ( National Press Building) 裡的美國新聞總署外籍媒體服務中心 (Foreign Press Center) 接洽一些事情,包括向白宮、國務院和國會等機構申領記者採訪證等。

各國外籍記者也可以使用服務中心提供的一切服務與設施,包含請求協助引介翻譯、租用相關設備與衛星傳訊線路;服務中心經常舉辦一些記者會安排外國來訪貴賓、美國政府各部門官員、家學者等與外籍記者見面,或進行訪談;同時,服務中心也逐日列出當天重要活動或預告未來幾天有些什麼活動,供外籍記者參考。

但實際上,外籍記者除了必須注意各大報每天刊列的重要活動預告之外,還得各顯神通,想辦法弄到別人不知道或沒注意到的一些線索, 才有機會搶到獨家消息。 這也就是說,在華府,沒有人會通知外籍記者什麼時候到什地點去採訪,完全得靠自己全心注意一切風吹草動,全力挖掘新聞,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因為外籍記者人數太多,根本無法逐一通告,另方面是美國官員似乎只在意美國、英、法、日本記者的報導,其他國家記者的報導幾乎對他們沒有任何影響力。

外籍記者獲知有什麼值得採訪的新聞後,首先必須弄清楚是否必須憑記者證才能入場,事先辦妥相關手續,拿到記者證。各國派駐記者假如已申領到白宮、國務院的記者證,憑那種須經嚴格身家調查才能發給的記者證,很容易就能獲准進入一些政府大樓採訪,國會記者證也很重要,每天在國會山莊舉行的許多聽證會、委員會、參眾議員記者會,都得憑證進入參眾議院採訪。

記得在國會申請記者證時,曾有一個奇特的經驗。國會山莊停車場一位難求,那天去申辦記者證時,正巧有兩位美國媒體的記者也在那兒辦證,他們要求同時發給停車證,國會公共關係室那位官員很客氣,很快替他們辦好了採訪證及停車證,我一看機不可失,當場表示自己也是記者,要求比照辦理,那官員雖然面有難色,仍勉為其難地發了停車證,可是那枚停車證在一個月後,仍然未經告知就被註銷了。這件事說明,外籍記者在華府的地位一般而言不及美國本國記者。

洋記者從 20世紀初來到中國後,一直都受到很多禮遇,一方面是因為中國人飽受西方侵凌與欺侮,看到洋人就害怕三分,另方面是需要透過他們向國際發聲,不論抗日戰爭期間,或後來隔海對峙,舉凡重要宣告,幾乎都是靠西方媒體傳達全球。

這樣的情況造成了部分洋記者的優越心態,終於在 1980 年代初引發了一次正面的衝突。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統計系助理教授陳文成於 1981年返台省親,被警備總部約談後,竟陳屍在台灣大學研究生圖書館外,卡內基美隆大學派專人來台觀察我國司法單位調查情形,(美聯社)記者周清月在報導中用了「驗屍」一詞,那時的新聞局長宋楚瑜認為,有損國家主權及法律尊嚴,要求更正,周清月不肯,宋楚瑜就註銷了她的採訪證,這件事曾引發國際軒然大波,在國內也引起兩極議論,有人讚揚宋楚瑜維護了國格,也有人指責他打擊新聞自由。

據瞭解,目前在台的洋記者人數已比從前少了很多,大概不到一百人,而且多數還是洋媒體的本地雇員替他們看守辦公室,在這樣的情況下,似乎沒有必要再弄一個什麼專責單位去侍候洋記者。

本文出自 健康醫藥 – 遠離慢性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umin06 的頭像
    yumin06

    夜宴之正妹天天報

    yumin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